首页 资讯 正文

栀子花开的清晨

体育正文 67 0

栀子花开的清晨

栀子花开的清晨

潮(cháo)新闻 记者 谢晔 张(zhāng)彧 王柯宇 共享联盟·淳安 杨奇 王亚萍 在下姜村栀子花基地,俞旭平(右)用手机(shǒujī)记录栀子花盛开。潮(cháo)新闻记者 曹坚 通讯员 马丁 摄 芒种接着(jiēzhe)端午,杭州(hángzhōu)淳安下姜村500亩栀子花开遍了山(shān)野。清晨6点半,63岁的俞旭平跟着几十名采花村民上了山。“俞老师早!”20多年来,村民早把这位科技特派员当作了山里人。 “早!”俞旭平回礼,牙齿(yáchǐ)有点漏风。村民笑着打趣:“俞老师门牙啥时去补呀!”“摘完了这季花就(jiù)去!”俞旭平边说(shuō)边摘下一朵栀子花,捻碎(niǎnsuì)了眯着眼深深嗅了一口,“这周采完第一期50亩,毛估估3万斤。” 山道弯弯,晨雾中的人影没到,话先到:“俞老师,这3万斤已经有主(yǒuzhǔ)啦,被知名(zhīmíng)奶茶品牌包圆(bāoyuán)了。”原来(yuánlái)是种植大户程和兵,1987年生人,2022年他从淳安县城跑到下姜村包了400亩栀子花山田,当天他雇了50名村民上山采花。 俞旭平伸出大拇指点了个赞:“这大叶水栀子种种怎么样(zěnmeyàng)?”“比黄(bǐhuáng)栀子产量提高了四五倍不说,花果分离,卖了花,秋后再卖果,等于两季收入(shōurù)。今年鲜花10块一斤,没去年(qùnián)好,也不错了。”程和兵心态很平。 从黄栀子到水栀子,栀子花(zhīzihuā)在下姜村一开20多年。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shěng)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lái)到下姜村(jiāngcūn)调研,留下了(le)“优质高效、错位(cuòwèi)发展”的“八字锦囊”,还给村里(lǐ)专门派来一位省级科技特派员——省中药研究所的教授级高工俞旭平。俞旭平转遍沟沟坎坎,拿着搜集来的土壤,一趟趟地跑省里实验室,心里终于有了底。那年春天,下姜村的山坳里,多了500亩中药材黄栀子。 2005年3月,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下姜村,点名要看黄栀子(zhīzi)基地。当俞旭平汇报每亩每年能带来4000多元收入时,习近平同志高兴(gāoxìng)地拍拍他的肩膀说(shuō):“做得好!你有功啊!” 说(shuō)起往事,60岁的(de)村民余志华一边采着花,一边搭腔说:“老底子(lǎodǐzi)下姜村是山沟沟、土坯墙,山多田少吃不饱,春耕一来洪水跑,地里的收成赶不上采几天花的工钱。”她平时在枫树岭镇一家服装厂打工,这几天请了假上山采花,一天工钱120元(yuán)。 2022年,85后(hòu)村支书姜丽娟瞄上了越来越火的文旅(wénlǚ)赛道,走上(zǒushàng)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鲜花经济之路。在俞旭平和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张有做的帮助下,黄栀子“迭代升级”成大叶水栀子,栀子花主题民宿正在打造,栀子绿茶研发实验室(shíyànshì)挂起了招牌…… 太阳越爬越高(gāo),上山来看花情(huāqíng)的浙江骄栀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工厂厂长洪胜(hóngshèng),看到俞旭平亲热地打招呼:“我们这个月可以拿(ná)生产许可证了!”他们目前有2条产线,达产后,一年能生产600吨栀子油等产品,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俞旭平笑呵呵接过话茬(huàchá):“这朵花呀,我们下姜村要一直种下去。”
栀子花开的清晨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