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因为《F1》,苹果影业终于有望盈利
北美票房|因为《F1》,苹果影业终于有望盈利
北美票房|因为《F1》,苹果影业终于有望盈利上个周末(zhōumò)的(de)北美电影市场,两部新片大规模上映,结局截然不同。苹果影业制作的《F1:狂飙飞车》(F1: The Movie)在3661家影院上映,获得5560万美元开画票房,排(pái)在周末票房榜第一位。话题恐怖片续作(xùzuò)《梅根2.0》(M3GAN 2.0)的首周末票房仅(jǐn)1020万美元(3112家影院),只有2023年上映的第一部(dìyībù)开画票房的三分之一,排在周末票房榜的第四位。
《F1:狂飙飞车》成苹果最赚钱电影(diànyǐng)作品
盘点《F1:狂飙飞车》的成功原因,首先是强大的口碑力量。该片在“烂番茄”网站上获得(huòdé)了(le)83%的影评人好评和97%的观众好评,并在CinemaScore上获得了A级的映后(yìnghòu)打分(dǎfēn)。此外,该片的周末票房中有高达(gāodá)58%来自IMAX等高端放映格式,充分说明这一类尤其强调观影效果的作品,还是能吸引观众掏钱买票,走进影院(yǐngyuàn)。
《F1:狂飙飞车》由布拉德·皮特(pítè)和戴姆森·伊德瑞斯主演。
在海外票房方面,《F1:狂飙飞车(fēichē)》在78个国家(guójiā)和地区同步上映,收获8840万美元票房,包含中国内地市场的(de)6428万元人民币开画票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周末IMAX厅爆满的关系,很多观众(guānzhòng)表示会等之后(zhīhòu)再(zài)择机购票,表明该片的后续票房仍有上升空间。考虑到《F1:狂飙飞车》是一部面向成年观众的独立大片,不属于任何IP,这样的票房成绩尤显可观,在当前以IP为主导的电影市场中实属(shíshǔ)罕见。
精彩的赛车场面是《F1:狂飙飞车》成功的关键(guānjiàn)。
《F1:狂飙飞车》由曾(céng)打造《遗落战境》《勇往直前》《壮志凌云:独行侠》等片的(de)约瑟夫·科辛斯基(kēxīnsījī)执导,讲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退役一级方程式车手,被说服重返赛场,并指导一位初出茅庐的车手(戴姆森·伊德瑞斯饰),从而拯救(zhěngjiù)一支濒临崩溃的车队的故事。
科技巨头(jùtóu)苹果公司为该片投资近2.5亿美元(苹果官方将制作预算定为2亿美元,但(dàn)有媒体报道称,实际数字其实接近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数千万美元的宣传费用(fèiyòng),包括一场全球范围的巡回宣传活动。由于苹果公司没有(méiyǒu)自己的电影(diànyǐng)发行部门,该公司还需向负责发行的华纳支付一笔费用,用以(yòngyǐ)安排影片上映;此外,华纳还将获得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该比例随票房达到特定门槛而浮动增加。
与传统电影公司不同(bùtóng),苹果对(duì)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zhǔyào)还是将电影当作推广其技术和流媒体(liúméitǐ)平台Apple TV+的某种营销工具。而且,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苹果公司也拥有有别于其他(qítā)好莱坞公司的独特电影推广方式,例如在其流媒体服务的主屏幕上放置影片的预告片,并通过iPhone推送通知来做宣传。
近期接受《综艺》采访时,苹果(píngguǒ)CEO蒂姆·库克就表示(biǎoshì),他不认为内容业务是推动支撑核心业务的硬件销售(xiāoshòu)的手段。“我没有想过因为《F1:狂飙飞车》而卖出更多的iPhone,”他谈到这部耗费巨资的影片时说,“我们进入娱乐领域是为了讲述(jiǎngshù)精彩(jīngcǎi)的故事,同时也希望它成为一项伟大的业务。”
苹果此前投资的《花月杀手》等片均未(wèi)获得票房成功。
然而,自苹果进军电影领域以来,投资了多部票房表现不佳的艺术作品(如(rú)马丁·斯科(sīkē)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shāshǒu)》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以及备受(bèishòu)批评的票房惨败作品(如《阿盖尔:神秘特工》的全球票房仅为9680万美元)。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作品《健听女孩》是直接流媒体发行,未能为其(qí)带来任何票房盈利。
不过,这(zhè)次的《F1:狂飙飞车》,上映三天(sāntiān)后全球票房就(jiù)已经达到1.44亿美元,逼近(bījìn)《花月杀手》的全球票房(1.58亿美元),相信很快(hěnkuài)也会超越《拿破仑》(2.21亿美元),成为苹果(píngguǒ)公司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甚至还可能有盈利。作为年收入达3900亿美元的商业巨头,苹果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好莱坞传统制片厂不敢不愿触碰的项目上豪掷千金,这从《花月杀手》和《拿破仑》等影片动辄超过1.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中(zhōng),便可见一斑。
纵观影史,赛车电影——包括《霹雳神风》(Grand Prix)、《极速狂飙》(Le Mans)、《极速风流》(Rush)等赛车题材电影,票房其实表现并(bìng)不怎么突出,只有《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的情况还算OK。换句话说(huànjùhuàshuō),赛车迷(sàichēmí)固然(gùrán)总体数量巨大,但观影意愿却并不怎么突出。所以,理论上来说,《F1:狂飙飞车(fēichē)》也(yě)属于上述好莱坞传统片厂不太(tài)愿意碰触的项目。
但从另一个(yígè)角度来说,作为(zuòwéi)非传统电影厂,苹果(píngguǒ)的(de)整体电影策略,至今仍让人有些雾里看花之感。尤其(yóuqí)是和同(tóng)类型的亚马逊影业相比,后者收购米高梅后,利用后者的发行(fāxíng)网络,全面杀入全球院线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变得有些像是传统的好莱坞公司了。而苹果影业至今在好莱坞都还没有固定的发行网络,走的是雨露均(jūn)沾的路线。之前的《拿破仑》由索尼影业帮忙发行,《花月杀手》由派拉蒙发行,《阿盖尔》由环球影业发行,这次的《F1:狂飙飞车》又换成华纳负责发行。
由布莱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双狼》未获院线(yuànxiàn)公映。
另外,由(yóu)布莱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kèlǔní)主演的《双狼》(Wolfs),原本说好了(le)要在院线公映,但(dàn)距离上映日期只有一个半月的时候,苹果(píngguǒ)又突然取消了这个公映计划,安排(ānpái)该片转为流媒体(liúméitǐ)发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今年盖·里奇执导的冒险片《寻秘不老泉》(Fountain of Youth)身上。接下来,由斯派克(sīpàikè)·李执导的《天国与地狱》(Highest 2 Lowest)也只会由A24影业帮忙安排发行两周时间,两周之后就会登陆Apple TV+。可见,在整个好莱坞生态链中,苹果影业可能是目前最具有(jùyǒu)不确定性的一股力量。
《梅根2.0》未能复制第一部的成功(chénggōng)
上周末的(de)另一部新片《梅根2.0》是环球影业(yǐngyè)与布鲁姆之家影业为2023年的《梅根》拍摄(pāishè)的续集。当初,靠着创新(chuàngxīn)的病毒式营销,该片在1月的传统票房淡季,爆出了3040万美元(wànměiyuán)开画票房的惊人成绩,最终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以1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回95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更是达到1.8亿美元。
《梅根(méigēn)2.0》的票房与口碑皆不如前作。
这次的(de)续集由(yóu)杰拉德·约翰斯顿编剧并执导,故事上接续前作,讲述艾莉森·威廉姆斯(wēiliánmǔsī)饰演的科学家必须为M3GAN升级先进技术,以阻止一台(yītái)试图发动人工智能叛乱的人形(rénxíng)军事机器人。结果,该片的“烂番茄”新鲜度仅有59%,远远不如第一部,而严重缩水的开画票房也对应了口碑的下滑。
好在,《梅根2.0》制作成本也(yě)只有2500万美元,虽然票房不佳,但收回成本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作为恐怖电影专业户,曾经打造出一系列爆款作品的(de)布鲁姆豪斯之家影业,自去年年初至今推出的作品,没有任何一部的北美票房能超过4000万美元。仅仅是(shì)靠着成本低,所以才能避免亏本。疫情期间无往而不利的恐怖片(kǒngbùpiàn)方程式,随着市场的严重饱和(bǎohé),已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魔力(mólì)。
这个周末的(de)北美总票房不足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qùniántóngqī)下降(xiàjiàng)约14%,但今年累计票房仍较2024年同期增长15%,较2023年上半年的43亿美元则落后8%。
澎湃(pēngpài)新闻记者 程晓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gèng)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个周末(zhōumò)的(de)北美电影市场,两部新片大规模上映,结局截然不同。苹果影业制作的《F1:狂飙飞车》(F1: The Movie)在3661家影院上映,获得5560万美元开画票房,排(pái)在周末票房榜第一位。话题恐怖片续作(xùzuò)《梅根2.0》(M3GAN 2.0)的首周末票房仅(jǐn)1020万美元(3112家影院),只有2023年上映的第一部(dìyībù)开画票房的三分之一,排在周末票房榜的第四位。
《F1:狂飙飞车》成苹果最赚钱电影(diànyǐng)作品
盘点《F1:狂飙飞车》的成功原因,首先是强大的口碑力量。该片在“烂番茄”网站上获得(huòdé)了(le)83%的影评人好评和97%的观众好评,并在CinemaScore上获得了A级的映后(yìnghòu)打分(dǎfēn)。此外,该片的周末票房中有高达(gāodá)58%来自IMAX等高端放映格式,充分说明这一类尤其强调观影效果的作品,还是能吸引观众掏钱买票,走进影院(yǐngyuàn)。
《F1:狂飙飞车》由布拉德·皮特(pítè)和戴姆森·伊德瑞斯主演。
在海外票房方面,《F1:狂飙飞车(fēichē)》在78个国家(guójiā)和地区同步上映,收获8840万美元票房,包含中国内地市场的(de)6428万元人民币开画票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周末IMAX厅爆满的关系,很多观众(guānzhòng)表示会等之后(zhīhòu)再(zài)择机购票,表明该片的后续票房仍有上升空间。考虑到《F1:狂飙飞车》是一部面向成年观众的独立大片,不属于任何IP,这样的票房成绩尤显可观,在当前以IP为主导的电影市场中实属(shíshǔ)罕见。
精彩的赛车场面是《F1:狂飙飞车》成功的关键(guānjiàn)。
《F1:狂飙飞车》由曾(céng)打造《遗落战境》《勇往直前》《壮志凌云:独行侠》等片的(de)约瑟夫·科辛斯基(kēxīnsījī)执导,讲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退役一级方程式车手,被说服重返赛场,并指导一位初出茅庐的车手(戴姆森·伊德瑞斯饰),从而拯救(zhěngjiù)一支濒临崩溃的车队的故事。
科技巨头(jùtóu)苹果公司为该片投资近2.5亿美元(苹果官方将制作预算定为2亿美元,但(dàn)有媒体报道称,实际数字其实接近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数千万美元的宣传费用(fèiyòng),包括一场全球范围的巡回宣传活动。由于苹果公司没有(méiyǒu)自己的电影(diànyǐng)发行部门,该公司还需向负责发行的华纳支付一笔费用,用以(yòngyǐ)安排影片上映;此外,华纳还将获得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该比例随票房达到特定门槛而浮动增加。
与传统电影公司不同(bùtóng),苹果对(duì)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zhǔyào)还是将电影当作推广其技术和流媒体(liúméitǐ)平台Apple TV+的某种营销工具。而且,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苹果公司也拥有有别于其他(qítā)好莱坞公司的独特电影推广方式,例如在其流媒体服务的主屏幕上放置影片的预告片,并通过iPhone推送通知来做宣传。
近期接受《综艺》采访时,苹果(píngguǒ)CEO蒂姆·库克就表示(biǎoshì),他不认为内容业务是推动支撑核心业务的硬件销售(xiāoshòu)的手段。“我没有想过因为《F1:狂飙飞车》而卖出更多的iPhone,”他谈到这部耗费巨资的影片时说,“我们进入娱乐领域是为了讲述(jiǎngshù)精彩(jīngcǎi)的故事,同时也希望它成为一项伟大的业务。”
苹果此前投资的《花月杀手》等片均未(wèi)获得票房成功。
然而,自苹果进军电影领域以来,投资了多部票房表现不佳的艺术作品(如(rú)马丁·斯科(sīkē)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shāshǒu)》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以及备受(bèishòu)批评的票房惨败作品(如《阿盖尔:神秘特工》的全球票房仅为9680万美元)。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作品《健听女孩》是直接流媒体发行,未能为其(qí)带来任何票房盈利。
不过,这(zhè)次的《F1:狂飙飞车》,上映三天(sāntiān)后全球票房就(jiù)已经达到1.44亿美元,逼近(bījìn)《花月杀手》的全球票房(1.58亿美元),相信很快(hěnkuài)也会超越《拿破仑》(2.21亿美元),成为苹果(píngguǒ)公司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甚至还可能有盈利。作为年收入达3900亿美元的商业巨头,苹果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好莱坞传统制片厂不敢不愿触碰的项目上豪掷千金,这从《花月杀手》和《拿破仑》等影片动辄超过1.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中(zhōng),便可见一斑。
纵观影史,赛车电影——包括《霹雳神风》(Grand Prix)、《极速狂飙》(Le Mans)、《极速风流》(Rush)等赛车题材电影,票房其实表现并(bìng)不怎么突出,只有《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的情况还算OK。换句话说(huànjùhuàshuō),赛车迷(sàichēmí)固然(gùrán)总体数量巨大,但观影意愿却并不怎么突出。所以,理论上来说,《F1:狂飙飞车(fēichē)》也(yě)属于上述好莱坞传统片厂不太(tài)愿意碰触的项目。
但从另一个(yígè)角度来说,作为(zuòwéi)非传统电影厂,苹果(píngguǒ)的(de)整体电影策略,至今仍让人有些雾里看花之感。尤其(yóuqí)是和同(tóng)类型的亚马逊影业相比,后者收购米高梅后,利用后者的发行(fāxíng)网络,全面杀入全球院线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变得有些像是传统的好莱坞公司了。而苹果影业至今在好莱坞都还没有固定的发行网络,走的是雨露均(jūn)沾的路线。之前的《拿破仑》由索尼影业帮忙发行,《花月杀手》由派拉蒙发行,《阿盖尔》由环球影业发行,这次的《F1:狂飙飞车》又换成华纳负责发行。
由布莱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双狼》未获院线(yuànxiàn)公映。
另外,由(yóu)布莱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kèlǔní)主演的《双狼》(Wolfs),原本说好了(le)要在院线公映,但(dàn)距离上映日期只有一个半月的时候,苹果(píngguǒ)又突然取消了这个公映计划,安排(ānpái)该片转为流媒体(liúméitǐ)发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今年盖·里奇执导的冒险片《寻秘不老泉》(Fountain of Youth)身上。接下来,由斯派克(sīpàikè)·李执导的《天国与地狱》(Highest 2 Lowest)也只会由A24影业帮忙安排发行两周时间,两周之后就会登陆Apple TV+。可见,在整个好莱坞生态链中,苹果影业可能是目前最具有(jùyǒu)不确定性的一股力量。
《梅根2.0》未能复制第一部的成功(chénggōng)
上周末的(de)另一部新片《梅根2.0》是环球影业(yǐngyè)与布鲁姆之家影业为2023年的《梅根》拍摄(pāishè)的续集。当初,靠着创新(chuàngxīn)的病毒式营销,该片在1月的传统票房淡季,爆出了3040万美元(wànměiyuán)开画票房的惊人成绩,最终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以1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回95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更是达到1.8亿美元。
《梅根(méigēn)2.0》的票房与口碑皆不如前作。
这次的(de)续集由(yóu)杰拉德·约翰斯顿编剧并执导,故事上接续前作,讲述艾莉森·威廉姆斯(wēiliánmǔsī)饰演的科学家必须为M3GAN升级先进技术,以阻止一台(yītái)试图发动人工智能叛乱的人形(rénxíng)军事机器人。结果,该片的“烂番茄”新鲜度仅有59%,远远不如第一部,而严重缩水的开画票房也对应了口碑的下滑。
好在,《梅根2.0》制作成本也(yě)只有2500万美元,虽然票房不佳,但收回成本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作为恐怖电影专业户,曾经打造出一系列爆款作品的(de)布鲁姆豪斯之家影业,自去年年初至今推出的作品,没有任何一部的北美票房能超过4000万美元。仅仅是(shì)靠着成本低,所以才能避免亏本。疫情期间无往而不利的恐怖片(kǒngbùpiàn)方程式,随着市场的严重饱和(bǎohé),已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魔力(mólì)。
这个周末的(de)北美总票房不足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qùniántóngqī)下降(xiàjiàng)约14%,但今年累计票房仍较2024年同期增长15%,较2023年上半年的43亿美元则落后8%。
澎湃(pēngpài)新闻记者 程晓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gèng)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