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辉县麦田上演“点草成金” 秸秆发电点亮万家灯火

体育正文 267 0

辉县麦田上演“点草成金” 秸秆发电点亮万家灯火

辉县麦田上演“点草成金” 秸秆发电点亮万家灯火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郭(guō)冬青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辉县市吴村镇杨起(yángqǐ)营村的麦田里,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力赛(jiēlìsài)”:联合收割机轰鸣着收获金灿灿的麦粒,紧随其后的搂草机、打捆机将散落的秸秆迅速“吞(tūn)”入腹中,片刻间(piànkèjiān),吐出一捆捆规则整齐的圆柱形或(huò)长方体形“黄金卷”。这些昔日“烧起来犯难,留地里(dìlǐ)碍事”的秸秆,正经历一场华丽变身,通过一条绿色产业链,最终转化为清洁电力,点亮千家万户。 不远处的峪河镇高标准农田里,来自安徽阜阳的专业打捆团队同样(tóngyàng)热火朝天。56台打捆机高效运转(yùnzhuàn),将田间残余的秸秆“一扫而光”。“我们服务范围覆盖约20万亩农田,”公司负责人张威杰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介绍道,“秸秆离田后,土地翻耕和灌溉效率显著提升,下茬播种时病虫害(bìngchónghài)也(yě)少了,乡亲们种地省心不少(bùshǎo)。” 这些被打成捆的(de)“黄金卷”,被卡车源源不断(yuányuánbùduàn)地运往附近的河南省华天热电有限公司,开启了它们的“神奇之旅”——粉碎、掺配、燃烧。在企业(qǐyè)的中央控制室,电子屏上(shàng)实时跳动(tiàodòng)着秸秆(jiēgǎn)燃烧的数据流。“每年我们利用生物质燃料超过21万吨,其中小麦秸秆就超过10万吨,”企业负责人指着数据说,“这能产出1.3亿度清洁电能,并供应60多万吨热力,年节约标煤超过10万吨。燃烧产生的余热还惠及(huìjí)周边的造纸等企业,形成了‘发电+供热+工业供汽’的循环链条。”秸秆,这把过去无奈的“火”,如今转化为(wèi)实实在在的绿色能源(néngyuán)。 这条变废为宝的绿色产业链的源头,源于(yuányú)辉县市创新探索(tànsuǒ)的“资源优势乡镇+专业收储团队+秸秆利用主体”三位一体合作模式。2024年“三夏”,该市在西南七乡镇强力推进,成功实现158个村、7.97万亩小麦(xiǎomài)秸秆离田利用。这带来的效益是多重的:节省煤炭2.5万余吨,相当于减少了(le)巨大的碳排放;村民节省了还田、粉碎(fěnsuì)等费用共计约460万元(wànyuán);村集体通过组织协调(zǔzhīxiétiáo)、提供场地等居间服务,增收30余万元,有力助推了“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仔细算算这笔生态经济账,很划算。”辉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分析道,“每亩小麦平均产出1.92捆秸秆(jiēgǎn),其热值(低位(dīwèi)发热量)达2700千卡/千克,掺烧发电高效替代了煤炭。既降低(jiàngdī)了企业运营(yùnyíng)成本,彻底消除了焚烧的污染风险,还‘解放’了土地。” 秸秆离田的综合效益远不止于此。辉县市结合此项工作(cǐxiànggōngzuò)推出了“变废为保”行动,在农业完全成本保险(bǎoxiǎn)的基础上,创新引入(yǐnrù)秸秆离田区域的“倒伏险”、“高温指数险”等附加(fùjiā)险种,为农户和村集体收入增添了“双保险”。“以前光粉碎还田一亩地就得投入几十块,现在秸秆直接(zhíjiē)被打捆拉走变成钱,里外里一亩地能(dìnéng)省下(shěngxià)50多元,下一季玉米种起来也顺当多了!”吴村镇村民王老汉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 从广袤田间的金色麦浪(màilàng),到高效运转的机械化作业,再(zài)到电厂(diànchǎng)变身为清洁能源,“点草成金”的故事(gùshì)在辉县不断延伸。目前,该市正通过科学布局收储网点、培育壮大专业队伍,着力构建覆盖全域、运转高效的秸秆(jiēgǎn)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治理从“被动禁烧”走向“主动利用”的常态化新阶段。 “让废弃物变资源、包袱变财富,是绿色发展理念的(de)生动实践(shíjiàn),”辉县市委书记李继游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三位一体’模式,并大(dà)力拓展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等多途径利用,力争到202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5%,真正让昔日的‘生态包袱’释放出更(gèng)大的绿色能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持久、更清洁的动力(dònglì)。”
辉县麦田上演“点草成金” 秸秆发电点亮万家灯火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